【健康宣传】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

作者: 时间:2019-11-11 点击数:

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

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,北方地区已进入冬季,同时也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,如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麻疹、腮腺炎等,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上述疾病的基本知识,希望师生对传染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,从而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
1、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,是冬季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,特点是传染性强、症状非常典型,一发病即出现高烧,常达39℃以上,伴有寒战、肌肉酸痛、头痛、咽痛、乏力、嗽嗽、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。流感的流行很有规律:突然暴发、迅速蔓延、涉及面广,季节性强,多发生在秋冬春季。每一波流感流行34周,然后会自然停止。流感主要易感人群是婴幼儿和儿童、60岁以上老人、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,对于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在流感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,会引起许多并发症,甚至会导致死亡,所以患流感后应立即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。

2、水痘:水痘是水痘—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极强。主要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,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。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。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、疲倦和软弱无力: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、疱疹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。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l-6天,由于皮疹先后,分批出现,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,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(即斑疹、丘疹、疱疹及结痂)同时存在。水痘属于自限性疾病,患病后不需要特殊治疗,以对症治疗为主,但必须隔离在家休息,待水痘完全变成干痂后才能外出,防止传染易感者。

3、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多发生在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或青少年在校学生,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以冬末春初为多。临床上以发热、上呼吸道炎、结膜炎、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,传染性极强,在人群密集的学校容易发生流行。 感染初期出现咳嗽、流涕、发热、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(柯氏白斑)3-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,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,出疹3-4天后,在手心、足底等处出现皮疹。皮疹出齐时全身症状减轻,皮疹则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。重者可合并肺炎、心肌炎、甚至死亡。

4.腮腺炎:

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易感人群可经直接接触腮腺炎患者的唾液或飞沫而患病,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。临床症状前期可出现发热、头痛、无力、食欲不振等,发病耳部疼痛、唾液腺肿大,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。除腮腺肿胀外,还可引起脑膜炎、脑膜脑炎、睾丸炎、卵巢炎、胰腺炎等。腮腺炎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。

 

预防措施:

1、注意个人卫生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、尘埃进行传播,患者在讲话、咳嗽、打喷嚏时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悬浮于空气中,被易感者吸入,即可造成传染,也可形成大面积流行。所以大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,随后立即洗手,并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;或用手肘弯的衣服遮挡口鼻,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;吐痰时,痰液用纸巾包好,弃置垃圾桶。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牙刷、水杯、餐具等物品。

2、注意保暖 冬季室内外气温相差大,人体外出容易受凉,引起呼吸道血管收缩,血液循环减少,局部抵抗力下降,病毒侵入机体各器官而引发疾病,所以外出必须增加御寒棉衣,避免受凉。

3、注意室内卫生 由于校园内室内场所人员高度密集,冬季室内活动时间长,房间内通风不良,而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菌是通过飞沫传播,极易在公共场所及室内传播,所以宿舍、教室应经常开窗通气,每天2-3次,确保空气保持清新。在传染病流行季节,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,室外活动最好戴口罩,酌情减少大型室内集体活动。

4、培养良好生活规律 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容易使身体抵抗力下降,所以白天多进行室外锻炼和日晒,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,每晚保持充足的睡眠,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。另外,天气晴朗时,应勤晾晒被褥,勤洗澡、勤换衣。

5、合理饮食 冬季不宜吃太过辛辣、油腻的食物,多食富含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,如肉、蛋、奶、豆制品、新鲜蔬菜、水果等。冬季气候寒冷干燥,空气中尘埃含量高,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,所以要多喝水,让鼻黏膜保持湿润,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,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,净化体内环境。

6控制传染源 对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治疗,坚决杜绝有病不治或私自购药治疗,避免贻误病情或滥用药物造成不良反应。

7.预防接种 提前接种各类疫苗是预防上述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,可明显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。

 

校医务室